希盟首相候选人安华,曾爱用华语强调“我们都是一家人”,但实际上他对非穆斯林和母语教育的态度一直令人质疑。 1987年,安华当时身为教育部长,只拨10令吉象征性常年拨款给华小;同年,安华又调派不谙华文教师出任包括副校长在内的华小行政职位,企图令华小变质。华社虽强烈抗议,惟安华态度强硬,一意孤行,结果引发茅草大逮捕行动。 据报导,安华曾下令不准动用学校保留地兴建华小。《南洋商报》铿锵录(16-12-04)揭露安华于90年代,在霹雳州务大臣官邸的一项闭门集会中,以强硬语调叫华教人士”回唐山去”。从此以后,”回唐山去”成为了一些马来人针对华人的惯用词。 1997年,趁着时任首相马哈迪出访,安华同样不理会华社的反对,以代首相身份下令大专生不论种族与信仰,必须修读回教文明科。 来到现代,安华同样提到,希盟政府“太早”答应承认统考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失去马来人的支持。
Tag Archives: 教育
张念群当官黑历史连环爆,“要求跟她对话,结果竟然XXX”
前林连玉基金主席刘志文讽刺一些行动党领袖,尝过了官滋味之后,就把曾经消费过的价值观,视为“沙文主义”。 刘志文在面子书发文称,509后,华社数十年来争取在宪法内应有权益的论述,突然变调,转而变成要尊重友族的感受、不要触动敏感的课题,尤其是教育课题。 他说,任何人一提起华文教育、华社的权益,统考,似乎都变成思想落伍、没有跨种族及多元思维的种族沙文主义者。 “还记得509后,时任林连玉基金主席的我,致函要求与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对话,她是其中一位用林连玉先生公民权消费最多的部长,结果石沉大海。” “过后在一个场合中,我直接投诉森州罗白区州议员周世扬,他马上帮忙联络张念群的助理,希望尽快协助安排,结果也不了了之。” “坦白说,我们没有要求马上处理或解决,也知道不易处理,至少礼貌上的接见交流总可以吧!” 刘志文也指出,在爪夷文课题闹得沸沸扬扬时,当时掌管国民团结及社会和谐事务的首相署部长瓦塔慕迪来自芙蓉,是其老乡老友。 “当时我建议他尽快召开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对话会,缓和当时的紧张气氛。他没有避忌,马上联络数十个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及沙砂少数民族的对话交流会,当天大家在会上成熟地表达了各别的看法,没有剑拔弩张,尽力寻求共识。” “不像一些政党领导人说的什么,读多几页爪夷文会死吗等的论调,担心多说几句公道话,就好像会失去友族同胞选票。” 行动党元老廖金华也炮轰张念群,自由学习和强制学习爪夷文是截然不同的。搞不通,又要闹笑话了。 他在贴文中表示:“张念群称,大马人学国语是义务,我无话说。但她接著辩说,马来人学习华文,难道可以说是‘去马来化吗’“ “显然她这么讲是没经大脑的。要明白华社无人反对学习爪夷文,反对的是强行。我国有何机关或教育当局强制马来人学习中文呢?自由学习和强制学习,是截然不同的。搞不通,又要闹笑话了。”
张念群打脸林冠英:教育非“零和游戏”,勿比较各校政府拨款
张念群指出,教育不是“零和游戏”,人民不应将政府给予各源流学校的拨款视为自己族群的一种“亏损”。 她强调,教育部按照各源流学校需求拨出款项,教育拨款不应被拿来作为比较;若以此“零和游戏”角度去看待教育拨款课题,永远不会有人感到满意。 她表示,除了政府教育体系之外,还有一些非政府管理之下的教育单位,政府尊重人民对于教育的选择,在财务状况能力所及之下,期盼都能给予资助,这是政府的初衷。 她举例说,教育部按照重要根据提供拨款,华小与淡小同样获得5000万令吉,但实际上华小与淡小的数量一样吗?一些淡小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更为严重,政府是按照各源流学校的需要给予拨款。 “但若人民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教育拨款课题,这问题就难以获得解决。”
女子Po出预科班录取辛酸,上诉成功全靠这样做!
日前一位名为“林X妮”的女子在脸书上,宣布上诉成功,获得Matrikulasi(马来西亚大学预科班)的录取通知,并分享一路以来的艰辛! “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经过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医生、马青昔加末区团团长徐安业和林秀佩老师几个月来不断地努力,终于接受到来自Matrikulasi(马来西亚大学预科班)的录取通知。 非常感谢三位一直以来的坚持不懈和真诚帮助,让我在迷茫中寻获出路,让我可以修读我渴望已久的科目。 三位的恩惠我铭记于心,而我接受到的温暖,将会在我有能力时回馈给社会和国家,将温暖延续。 三位再一次以行动诠释了鞠躬尽瘁的精神。为人民服务,从不妥协。当之无愧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