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国际影星丹斯里杨紫琼凭借《妈的多重宇宙》,荣获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最佳女主角,创下了首位华人影后的历史。 此外,美籍华裔男星关继威也凭借《妈的多重宇宙》拿下最佳男配角,而Jamie Lee Curtis则凭借《妈的多重宇宙》赢得最佳女配角奖。
Tag Archives: 华人
拉曼算什么?潘俭伟PK刘天球,这句“卖华金句“最劲爆!
行动党中委刘天球抨击潘俭伟,早前公开说不拨款给拉曼大学学院是公务员的决定,不能怪时任财长林冠英,但如今却又变相承认是他的决定。 他针对白沙罗区国会议员潘俭伟,日前接受播客节目《锋人馆》访问时,表示即使历史重演也不拨款给拉曼大学学院一事,作出回应。 “潘俭伟说即使历史重演也不会改变这项大失人心的决定,不过如今问题是,他还有这个机会吗?” 刘天球曾批评,行动党本来就是一个多元族群的政党,因此不需要随着政敌起舞,一被批评就急着淡化自己的“华人色彩”。 潘俭伟也回应刘天球,是否为了要保存“华人色彩”,而让行动党倒退数十年? 他直批,刘天球是“行动党所无需的华人沙文主义者”,并认为“捍卫华人色彩必失败”!
做莫大批华人去马来区打疫苗?网民插爆杨巧双:煽动种族情绪!
日前有民众在社交媒体平台,询问杨巧双为何以马来人居多的甘榜双溪本查拉,其疫苗流动车会出现大批华裔前来接种的情况。 对此杨巧双以马来文在脸书上发帖表示,流动疫苗接种计划是由联邦直辖区部所统筹,并非由国会议员服务中心负责,因此,不该被引导成为种族课题。 她表示,疫苗计划应更具备透明度,且不应沦为种族课题。至于为何甘榜区接种的华人比马来人多的现象,她也直言,不应该由她回答,而应谘询受委任负责的马华代表。 对此网民纷纷留言: ·挑起种族课题,煽动种族情绪,这是危害社会安宁的无耻行为。火箭议员就是不一样,以前靠煽动华人情绪争取华人选票。现在靠煽动马来人情绪争取马来选票 ·这么含种族情绪的问题应该止于YB杨巧双手上,直接找有关当局探讨解决,而不是在脸书以马来文发帖,放大网民的种族极端提问,挑起种族情绪。 ·杨巧双一边写马来文帖子放大课题煽动马来人情绪。一边叫红豆兵在华文报护航,假惺惺说不是种族课题,企图误导华人读者。
马华照顾华社权益没好下场,潘俭伟:火箭像他们一样就死路一条
民主行动党白沙罗国会议员潘俭伟称,行动党若走马华只为华人争取权益的道路,那将是死路一条,沦为与马华相同的下场。 潘俭伟称,一些华人把行动党当成马华的对手,行动党里面也有一些党员和领袖也觉得,行动党是替代马华,但如果真的只有替代马华的思维,那行动党是死路一条。 “马华今天走这样一条路,他们只争取一个种族的权益,也代表一个种族,如果行动党走马华的路,迟早会变成马华的下场。” 对于行动党要走多元政党路线,是否与公正党重叠问题导致冲突,潘俭伟说,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不能为了避免冲突,行动党就不扩大自己的势力, “行动党难道永远要依靠大哥?这样一来,如果改次成为政府,另外一个政党做大哥,我们要争取统考,它不肯,我们怎么办?所以行动党不能依靠现有势力,必须继续成长,走的方向是马来西亚化的行动党。”
火箭怨中文报阻推爪夷文,连马来部长都看不过眼!
既然现在流行爆内幕,我也来说几个小故事,为历史留下一笔,协助还原真相。 看到有人说华文报把爪夷文的学习扭曲成政府想要“伊斯兰化华人”,才让这件事成为争议性课题,我当场笑了。 “爪夷文字书法艺术”(Seni Khat)和爪夷文字(tulisan Jawi)的差别,有这么难理解吗?在2019年的爪夷文事件中,有数名希盟部长在内阁投诉星洲日报炒作此课题,并且再三要求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召见我,希望星洲日报受到对付。 可是敦马老神在在的毫无动静,后来时任教育部长马智礼请我到其办公室,享用了一顿“辣死你妈”早餐。我带了一本厚厚的剪报,跟部长分享星洲日报如何报道爪夷文事件。我们言谈甚欢,部长和其秘书团队也从中了解《星洲日报》的编务方针。 星洲日报与其他中文媒体,是华社的三大支柱之一,而其他两大支柱分别为华团与华文教育。 星洲日报来自华社,为华社发声与服务乃天公地道。我们不会忘本,更加不敢过桥抽板,也不准备去华化。 服务华社的努力,并不会阻碍星洲日报以促进国民团结为己任。我们不须去掉华人色彩,反而通过行动如开辟《暖势力》与《我们》等专版,做着促进种族融合与了解的工作。 星洲日报于2019年也跟阳光日报(Sinar Harian)合作,首次跨种族和跨语文推出国庆活动#kitalahMalaysia, 旨在以异中求同的精神,来拉近国民和谐关系。 换句话说,炒作种族和宗教课题,并不在星洲日报的编务方针内。 见了马智礼部长,以为事情告一段落。 时任青年与体育部长赛沙迪又突然说要来访问星洲日报。我们以为只是普通的拜访,开门见山之后才发现原来也是为了爪夷文事件而来。 我将星洲日报从一开始就如何报道爪夷文事件,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这位年轻的部长,也让他知道星洲日报的编务方针。 他和马智礼一样都很专注地聆听,了解华社何以会如此担心“爪夷文字书法艺术”(Seni Khat)。他们也很惊讶地发现,希盟的华裔部长跟星洲日报完全没有沟通管道。 我一再说明华社并没有在反“爪夷文字”,而是反对“强制”学习,并对原先版本(Seni Khat)的内容感到忧虑,以及不想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 事隔近两年,火箭政治教育局主任刘镇东在其新书《追寻理想国家: 马来西亚政治史上的林吉祥》中说:“2019年7月,一份华文报(讲的就是星洲日报)出乎意料地以封面报道,指一些教师前往受训,学习教导6页的爪夷文书法,以便在2020年开学时在华淡小四年级课程中教导学生。” 他指出,那时候华文报都在讨论这个课题,把爪夷文书法当成是一种语文,其实只是介绍让学生学习和欣赏爪夷文书法的价值,却被华文报扭曲成了“伊斯兰化华人”。 教育部一开始准备推介的爪夷文课是“爪夷文字书法艺术”(Seni Khat)。内阁后来在华社的大力反对之下,才将“爪夷文字书法艺术”(Seni Khat)改为介绍爪夷文字(tulisan Jawi)单元,也规定此单元必须先获得国民型小学家教协会、家长和学生的同意才能落实。 敦马哈迪当时承认“爪夷文字书法艺术”跟伊斯兰有关。 我也于2019年8月15日以《铁肩担道义,健笔为家国》为题的《总编时间》专栏中,引述了五大宗教咨询理事会(MCCBCHST)的看法,即Khat是阿拉伯书法,与伊斯兰息息相关,用来书写可兰经句子和先知圣训。该理事会认为,如果Khat被列入马来文科目中,可能会违反宪法第12(3)条文赋予非穆斯林的权利,因为让其他信仰的教徒接触到Khat。 来自新山的美国全球政治及跨文化研究所教授阿兹里拉曼说,Khat是推广可兰经的伊斯兰书法艺术,意即Khat带有浓厚的伊斯兰色彩。爪夷文(Jawi)是文化,较少宗教含义、意义及用法。 大马伊斯兰宣教基金会(Yadim)主席聂奥玛更明确表达他支持“政府努力介绍爪夷文字和Seni Khat”,以“提升年轻一代对爪夷文字和阿拉伯文化的认识,以及让他们易于学习和理解可兰经,过后实践之。” 我跟两位希盟部长说,我曾经出席内政部可兰经及出版组的汇报会,被告知报章不能刊登这类以爪夷文字书写圣训的Khat,即使那幅图是在部长的背后都需要打马赛克。官员的理由是刊登这类图片的报纸若掉在地上被践踏,或者用来包物品会冒犯伊斯兰的圣洁。 这说明常用先知圣训创作的“爪夷文字书法艺术”(Seni Khat),在马来社会是很神圣的,跟伊斯兰有关。 因此,星洲日报率先报道此新闻何错之有?更何况我们只是根据教育部的最新宣布作出报道,并没在加油添酱,或者企图挑起华社情绪。 2019年7月24日的封面头条是这样写的:“星洲日报探悉,国民型小学第二阶段(也就是华淡小四至六年级)马来文科,传明年开始增设爪夷文书法艺术(Seni Khat)单元,以栽培学生对此书法艺术的兴趣与鉴赏能力。” 新闻是根据教育部课程发展组志期2018年4月的小学标准课程(KSSR)下已修订及改良的国民型小学四年级马来文标准课程及评估纲要文件来写,以及引述一些参加培训课程的国民型小学马来文科教师的谈话。 文末说华教界人士对教育部的最新举措深感疑惑,希望教育部能给予明确讲解。 这样一则根据事实所写的新闻在刊登出来之后,作为政府的一分子,火箭头头应该去了解与消除华社疑虑,而不是气急败坏地责怪星洲日报,然后有的叫华人不要变成“惊弓之鸟”,有的则作出不要陷入“爪夷字恐慌症”的劝告。 希盟政府后来将6页的“爪夷文字书法艺术”(Seni Khat)改为3页的介绍爪夷文字(tulisan Jawi)单元,明显地证明政府也发现那6页并不适合在非穆斯林社会推广。 在“爪夷文字书法艺术”(Seni Khat)的事件上,历史已经记录星洲日报等中文媒体坚守岗位的事实。至于一些政客的功与过,只要去浏览各大脸书专页里针对此课题的留言就已一目了然。 历史常告诉人类,凡走过必留下痕迹,还果真如此。 SOURCE: 《星洲日报》总编辑郭清江
狂删历史课本华人贡献?火箭再爆“去华化”黑历史!
据媒体报导,我国最新版本的国中历史课本再次出现争议,内容被指忽略许多与国家建设有关的关键事实,包括华人和印度人在经济上的贡献被进一步淡化,从原本的两三页,变成现在只有两三句。 而据网媒报导,该历史课本是希盟执政时期(2018年)制订后所印刷的,当时反对党曾呼吁行动党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严正看待,但最后事情不了了之。
柔苏丹:华人不是外来者,郭素沁反驳:华人祖先是外劳来的!
柔佛苏丹依布拉欣陛下指出,华社是该州经济的支柱,他们的坚韧和勤劳必须受到认可,并不是外来者。 “华人不是外来者,他们受邀到柔佛发展种植业。我的祖先知道需要华裔宾客,他们帮助我们发展种植业。” “请不要再有人在柔佛说华人是外来者。他们帮助我们发展经济,然后称为大马人,就如其他大马人一样。他们是柔佛州子民,与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无异。” 行动党士布爹国会议员郭素沁反对指出,所有上过历史课的人都知道,19世纪后期的清朝时代,在中国的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国家在中国东南沿海招募“契约华工”到东南亚工作,他们被俗称“卖猪仔”,因为他们的待遇如同奴隶,比我国目前的外劳的待遇还差。 “我们应该善待外劳,因为当年我们的祖先来到这片土地,他们也是外劳,所以我们善待外劳,就是纪念我们祖先。”
张念群打脸林冠英:教育非“零和游戏”,勿比较各校政府拨款
张念群指出,教育不是“零和游戏”,人民不应将政府给予各源流学校的拨款视为自己族群的一种“亏损”。 她强调,教育部按照各源流学校需求拨出款项,教育拨款不应被拿来作为比较;若以此“零和游戏”角度去看待教育拨款课题,永远不会有人感到满意。 她表示,除了政府教育体系之外,还有一些非政府管理之下的教育单位,政府尊重人民对于教育的选择,在财务状况能力所及之下,期盼都能给予资助,这是政府的初衷。 她举例说,教育部按照重要根据提供拨款,华小与淡小同样获得5000万令吉,但实际上华小与淡小的数量一样吗?一些淡小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更为严重,政府是按照各源流学校的需要给予拨款。 “但若人民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教育拨款课题,这问题就难以获得解决。”
预算案你不知道的内幕!政府110亿都益完华人?!
2021年财政预算案一出,许多华人都抱怨受惠太少,但根据网络流传的名单,无论是薪金补贴 15亿、贷款担保计划100亿、中小企业贷款20亿,有近八成受惠者是华人企业。 算起来,原来华人受惠逾110亿! 华小+华中 7000万拉曼 4200万新村 7700万BSN华商贷款 1亿薪金补贴 15亿(超过8成受惠者是华人企业)贷款担保计划100亿(近8成受惠者是华人企业)中小企业贷款20亿(8成受惠者是华人企业)
希盟积极追华人税,林冠英:让国家收入提高2644亿
财政部前部长林冠英直指,2019年国家收入提高至2644亿1500万令吉,全有赖于希盟政府的良好治国。 他今日透过脸书发文说:“国家收入增加是希盟在没有落实消费税下,良好施政的例子。” 据披露,大马3000多万人,只有约130多万缴税,其中90%是华人。 “感谢财政部所有公务员,有条不紊地收取国家税务。” 他希望国盟政府能够专注与控制我国债务及财政赤字问题,以借贷更多资金给人民,协助他们渡过难关。